10月18日上午,“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联合开幕式在苏州举行。
会议和论坛分别以“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和“能源——为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能源变革深入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当天上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参加“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并在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提供新动能”的第一专题圆桌会上作主旨发言。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一系列核心技术和丰富的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经验,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投资运营境外能源基础设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当天下午,舒印彪在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作了题为“能源转型中的电网革命”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21世纪开始的新一轮能源转型,为人类社会开启了新的再电气化发展阶段。从本质上看,这一轮能源转型是一个再电气化的过程。在能源生产环节,体现为电能越来越多的由非化石能源转换而来,最终将主要由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来。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体现为电能的利用范围前所未有的拓展,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费市场出现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电力将成为支撑现代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的主要能源品种。
舒印彪认为,推进电网革命是促进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未来的电网,在功能上向着能源互联网演进。能源互联网是有机融合能源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以能源互联互通为方向,智能灵活、多能互补、开放融合的现代智慧能源系统,能够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满足各种能源设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未来的电网,从技术上向着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新一代电力系统,是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集成先进输电、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储互动、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
作为电网企业,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主动适应能源变革趋势,围绕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构建能源互联网,大力推动电网创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18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3万公里。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1亿千瓦,成为世界上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在中国北方地区积极开展“煤改电”清洁取暖,累计完成电供暖面积5.3亿平方米。建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3.1万公里高速公路和150个城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25万个。开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智慧调度控制、大规模储能、负荷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突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控制难题,去年6月,公司在青海省实现了连续7天100%依靠清洁能源供电,全省最大负荷736万千瓦、总用电量11.8亿千瓦时;今年6月进一步提升到9天,为探索能源转型的中国道路不断积累经验。
论坛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先进电力系统灵活性报告》、企业绿色电力消费先锋项目、青海9日100%清洁电力实践、《中国城市能源报告》等多项成果;举行了“能源企业的转型创新与发展”、“智慧清洁能源新业态”两场对话环节。
根据会议日程,19日,将举行4场平行分论坛,分别为城市和区域能源转型、电力系统转型、绿色金融推动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合作。
论坛期间,各国能源部长和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有关院士以及会议代表将参观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了解能源变革发展理念及15项世界领先的能源创新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