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湖州南浔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现场,刚刚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的诸申翔马不停蹄投入到作业一线,和同事们一起开展带电作业,实现施工作业“能带不停”,为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用电保驾护航。
诸申翔是湖州市电力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二十年来,他始终扎根配网带电作业一线,秉持专研、专注、专精的精神,不断精进带电作业工法,创新带电作业模式,创新成果被列入长三角百项“工匠绝活”名册,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工匠、浙江金蓝领、湖州市技术能手、湖州市优秀师徒等荣誉称号。
责任在肩 扎根光明前线
作为浙江省首批配网不停电作业先行者,诸申翔秉持“能带不停”原则,扎根带电作业一线20年,在配网带电作业领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从无数次地面演练到每一次高空实操作业,诸申翔在带电线路上“起舞”,从“职业小白”成长为技术专家。
2002年2月,诸申翔开始从事配网带电专业工作。他跟着老师傅在模拟场地上学习绝缘斗臂车的操作方法,登杆练习配网绝缘杆法作业。很快,他已经可以和同事一起在现场开展配网线路带电作业。
城区的配网线路运行情况和运行环境复杂,诸申翔经常都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和班组成员一起练习技能、提升本领,在一次次的现场作业中,积累下丰富的带电作业经验,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业务能手,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作为湖州首个同时掌握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的作业人员,诸申翔主持开展了浙江省首例综合不停电作业更换柱上变压器项目,推动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1年,南浔带电作业班成立,作为班长的他承担起了提升南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能力的重任,带领班组实现“全时段、全地形、全项目”的不停电综合检修模式升级。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他组织实施配网不停电作业1255次,减少停电时户数31372.5(时·户),多供电量202.85万千瓦时,大大提升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力保障了高温期间百姓可靠供电。
先试先行 勇攀创新高峰
“要尝试、要创新、要突破”是诸申翔一直以来的工作理念。他研制的配网不停电作业法,入选了“长三角工匠绝活”名册,编写了浙江省第一本《绝缘杆作业法断、接引流线》作业指导书,并编写了多项带电作业领域的行业标准。
在一次带电组立直线杆项目的校正工作中,因杆坑半径过大,地面工作人员已无法触碰到电杆,强行扶杆有跌入坑内的风险,并且施工时间也会因此延长。诸申翔留意到此问题,并开始寻找破解问题之法。他发现,在立杆时,往往因无法转动电杆至精确位置,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且地面工作人员通过目视观察来判断电杆的旋转角度是否符合要求,导致观测精度较低。
发明一种能够提供足够的力臂、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来辅佐作业人员观测导线角度的工具,并且研制一套相关工法来完善带电立杆工序,成了当务之急。诸申翔带领团队就带电组立直线电杆这一项目开展研究,经过不断的讨论琢磨,逐步分解操作步骤,深入剖析作业装置,终于研制出了带电作业电杆旋转角度调整装置。
“该装置可以将已安装好横担的电杆角度调整至横担与导线垂直,减少配电线路导线的额外受力,确保施工质量,增强带电立杆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灵活性,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诸申翔介绍道,“我们还编写了作业指导书,使该装置成为一套完整技能工法,争取在带电作业领域推广使用。”
薪火相传 弘扬工匠精神
“当目标工作地段地形狭窄,无法通车,且该线路由绝缘导线构成时,如何展开带电接引工作?”在湖州市南浔区,带电作业人员将进行南浔镇的10千伏太水403线南饱圩支线7号杆绝缘杆作业法搭接引线工作。班前会上,南浔带电作业班班组成员齐聚一堂,在诸申翔的带领下进行绝缘杆作业法搭接引线技法的巩固学习与安全措施提示。
二十年如一日,在每一天的清晨,诸申翔总会为南浔带电作业班的工作人员主持班前会。他带领的南浔带电作业班,青年员工占了绝大比重。青工的带电作业技能水平与现场作业经验还不足。诸申翔为每一位班组员工制定了专门化的培训提升方案,并坚持根据当日作业项目为班组青年员工开展“每日一课”,巩固与提升带电新人们的作业能力。
当日,绝缘杆作业法搭接引线工作圆满完成。该次作业转变传统作业方法,引入了无线剥皮器等新型工具。在作业后,诸申翔为班组成员开展新型工具的拓展教学,确保每一位作业人员能熟悉运用,并带领青年员工们优化作业工序,深化该技法在实际作业中的运用。
作为浙江省带电作业资深培训师,诸申翔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竭尽所能传道解惑,先后参与2400余课时的技能授课工作,使一批年轻人能够轻装上阵,迅速脱颖而出,为配网不停电作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充分发挥了榜样模范作用,凝聚了一支百余人带电作业尖兵队伍。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平凡的岗位上,诸申翔默默坚守,从容前行,脚下有路,心中有光,一步一个脚印,从青涩走向成熟,从稚嫩步向工匠,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诠释一位基层技能人才的奉献精神和光荣使命。